东鳞西爪
拼音:dōng lín xī zhǎo
简拼:dlxz
典故:清·龚自珍《识某大令集尾》:“东云一鳞焉,西云一爪焉,使后世求之而皆在,或皆不在。”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零散不全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一鳞半爪、缺头少尾、支离破碎
反义词:浑然一体、包罗万象
押韵词:争分夺秒、鸿笔丽藻、贼头鬼脑、莽眇之鸟、无颠无倒、佣中佼佼、针头线脑、携幼扶老、张皇幽眇、掤扒吊拷、......
灯谜面:右买鲜鱼左买鸡
英文:fragments
造句:
◎ 马克思主义者这样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纯客观主义者完全不同,因为后者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方法而只知罗列并陈大量的材料,至于其中主要的和次要的或者甚至正确的和谬误的是不辨的;更和实用主义者的"小心求证"完全不同,因为后者只是为了自私自利的某些目的,因而东鳞西爪凑搭一些而来"自圆其说"罢了。
◎ 如"三长两短""说长道短""七长八短""长嘘短叹""东张西望""东鳞西爪""东拉西扯""声东击西""七高八低""山高水低""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等等。
解释一: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举例一: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地记得几节。(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出处二:清·龚自珍《识某大令集尾》:“东云一鳞焉,西云一爪焉,使后世求之而皆在,或皆不在。”
举例二: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地记得几节。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