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而不闻
拼音:tīng ér bú wén
简拼:tebw
典故:《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押韵词:遁世离群、赏善罚淫、一言陷人、反吟复吟、吹影镂尘、位极人臣、如见其人、敬业乐群、慰荐抚循、托钵沿门、......
英文:turn a deaf ear to
法文:écouterd
德文:sotun,alsobmannichtgehǒrthabe<gegenetwastaubsein>
造句:
◎ 例2,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常规为Q1h观察BP、P、R6h,万不可认为6hBP、P、R在正常范围病情稳定万事大吉,术后7h家属转诉患者腹痛、心慌、胸闷,医生、护士未查明疼痛原因,仅凭习惯性思维,给予止痛、镇静处理,对患者的异常主诉听而不闻,导致延迟处理2.5h。
◎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抗拒不了!你也不必为此而伤感!""方兰,你说我所做的一切是对还是错?是不是也像别人一样,看到腐败现象绕道走,会上高声讲,会下闭上眼!雷声大雨点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部分干部严重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甚至欺压群众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群众的疾苦和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官僚主义作风时有表现。
解释一: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一: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第十四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举例一: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解释二: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