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一)
文/程豪
一个青年学生在独自的旅行途中偶遇了一群流浪艺人与舞女并与他们结伴同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在这被充斥着情欲的灯红酒绿所占领的时代,人们大多会通过前面短短的介绍,发挥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想象力,于是一篇无比吸引人眼球,充满了话题性和刺激内容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或许有朝一日还会被搬上银幕。
然而在多年前的日本,这个学生独自的、寂寞的旅途却并没有什么激情,甚至可以说有点过于平淡,但就是这样一份让人身心放松的平淡,却成就了一篇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伊豆舞女》。
《伊豆舞女》这部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讲述了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一群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并且对其中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的美丽故事。
小说的情节是简单的,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这邂逅不同于通常因寂寞而生的情感那般炽热、带着明显的饥渴,而是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那般悄无声息、使人身心愉悦。主人公和舞女之间有着淡淡的爱慕之情,但故事没有像如今的爱情小说那样轰轰烈烈,或者专注于情色的描写。舞女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主人公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净化的洗涤。而小说本身同样也是如此,读过之后体会到的是那种淡淡的忧伤和纯净无暇的美感。文中所描写的环境点滴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这些日本旧时代的独有文化在川端先生细致优美的语言下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那充满风情的山川、温泉便如同一幅淡雅的日本画般在读者面前缓缓晕染开来,着实令人着迷。我想,这就是川端先生所独有的那种语言之美。
这部能够净化人类心灵的小说在开始却是以一种悲凉的基调开篇的,中风的老人、孤儿、贫穷的人们、为生活奔波却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屈服于无情的现实而不得不当舞女的熏子等等等等无不反映出一种悲苦,无奈的情感,这或许与川端先生本身的悲惨人生是息息相关的。人生境遇十分不顺的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叶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自己的影子,主人公就像是先生自己的影子一样,年轻时的川端将自己渴望逃离,渴望流浪的心交给了自己笔下的人物,似乎想看看自己能够赋予他们什么命运,也似乎是想通过自己的笔,来读懂自己的心。
或许川端先生在当时也因此重燃起对生活的期望了吧——文章并没有在悲凉中一沉到底,舞女的出现唤起了一些希望和幸福。
“舞女叫着老伯伯老伯伯,求鸟店商人给她读《水户黄门漫游记》。可是鸟店商人没多久站起身来走了。她一再说“给我读下去呀”,可是这话她不直接跟我说,好像请妈妈开口托我似的。我抱着一种期望,拿起了通俗故事本。舞女果然赶忙靠到我身边。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似乎是她听人家读书的习气,刚才她和鸟商人也几乎把脸碰在一起。这个我已经见过了。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象花一样,笑得象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无数的《伊豆舞女》的读后感都在欣赏着一段,而我也同样如此。我不清楚川端在这一段上花费了多少的心血,众所周知,川端先生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一段都要改上很多遍力求最好。这段读后让人毫无悬念地在眼前浮现出薰子这个美妙天真的少女的文字,如不是真正的用心去写,单凭一次一次的修改,我不相信能够有如此强大的魔力。正如曾经看到的一篇评论中所说:“无理由的讨厌日本人的我,看到这里,竟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纯洁的舞女。”。薰子如一道光,如此美妙,照亮了主人公的未来,也照亮了川端心中的未来吧。
全文的高潮其实并不明显,但最感人的地方无疑是在主人公与薰子一行人离别之时,薰子的那句“先生您是个好人啊!”。我曾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暗想此刻主人公的感受,同时也是在猜想川端先生在写下那句话时的感受。这是不是一种作者对人性的积极的肯定,或者是作者对未来的一种期盼的象征呢?作品中的人物之间慢慢建立的信任、感激的情感在此刻达到高潮,主人公的心境因此变得明亮起来,作者相比也同样如此,至于我们,亦不能逃过川端先生这样一个文字的陷阱,陷入明朗的心境。
“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主人公如此,川端如此,我亦如此。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二)
川端康成描述的这段短短的故事,发生在凉凉的山中清秋,细雨空蒙,一个大学预科生邂逅了一个漂亮的十四岁舞女薰子。其实那舞女叫什么名字、那少年是什么身份,都没什么所谓。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最雅致的地点了,连主角都是美好的少年年纪。
——宛如一卷缓缓流动的画。
而这幅画在我心里竟显不出什么浓重的墨色来。在卷首寻不到起因,卷尾找不到结果,仿佛作画的缘由就是个偶然,让我恍惚觉得描绘的只是小小的一段情节,兴许是汤岛秀丽的山光,或者是巡回艺人们闲逸的步途,又或许,只是舞女为少年摆好的一双木屐……长长的一卷画,没有情节颠簸,淡淡的水墨如同要融进纸里去。
我试图从那一番浅淡的风景中想象舞女与少年的初次相遇。那时少年正在去汤岛的途上。途中恰逢舞女一行人,舞女提着鼓和鼓架。那个鼓在她身上却显得轻盈,她每一步都轻踮着脚踏过青灰的石板路,有时候也踏过湿茸茸的青翠草地,或许还腾出一只手来提着衣摆。川端如此描写: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我猜倘若我是那个少年郎,也会揪了心房想随行她们去。
少年在茶馆避雨,赶上第三次相遇,顺势结伴同行。茶馆的老婆婆谈起巡回艺人们时的语气提醒我舞女的地位并不与少年相近,语气不很轻蔑,却好像正点住什么穴,微微发痒,叫人不好忘记。
——可是正值豆蔻的舞女仿佛一点没在乎。她好像把那小小的心思都织成了柔软的情愫,化到温和的山风里,融到她的一颦一笑颔首俯身中。她端茶来一个不小心撒了茶水,眼睫垂下一片绯红,好像山麓边遗落的霞光。她羞涩地答少年的话,拘谨而天真。她快活地泡了温泉,拥入日光。她请少年为她读书,眼眸里光彩四溢,娇媚而明亮。她自言自语似的柔声向少年说道:“请带我去看电影吧。”……那是多么美好而单纯的花样年华啊。那些蜜糖般的情丝就那样从两心间萌生,毫无预兆,可又是那么合情合理。
山间的雨落了又停,歇了又落,迷迷蒙蒙,似乎把舞女的笑颜模糊了,似乎把她紧随少年却又坚持保持的距离缩短了,似乎把阿妈严苛的表情融化了,似乎把各自心间的忧郁稀释了,似乎……那短暂的旅途要无限延长了,直到时间尽头。
可总归是有分别的。少年还有他的学业,而舞女要继续提着鼓巡演在山野乡间,那不过是一段短短的交集,就像火车上相识结伴的陌生乘客中途下车话别一样简单,可听上去为什么有一种不甘心的寂寞呢。少年好像习惯了每个夜晚倾听黑暗中隐约的鼓声,好像心里有个声音在催促他随那剪倩影往下一个村庄行去。川端写:“我自己则不得不乘明早的船回东京,因为我的旅费已全花光。”我无法猜测川端如何在此放下这样一笔。山里的月光明明还是银亮银亮的,舞女的笑声明明还是清脆好听的,川端明明可以让这两个小人儿再往另一个村庄去,下一下棋,说一说书。川端明明可以让少年领了舞女去看电影,别让他们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到心里去。是啊我如此迫切地假设着另一个似乎不那么令人神伤的结局,但为何从脑海里浮现出的话是:“阿妈决不会应允舞女一人随了少年看电影去。”——阿妈不会应允,好像那情那景也不会应允,他们之间永恒的距离都不会应允——川端就仿佛落下了一个注定好的结局:“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告别了。少年从头至尾没有叫过舞女的名字,舞女的名字实是好听的,但他们仿佛并不需要,眼波流转间就明了:他在同我说话呢。少年临走的那日,舞女只蹲在岸边,凝视着一个方向,一言不发——川端的描写让人止不住怜惜她。
就这样告别了。少年已经躺在了船舱里,枕着书包,两行清泪好像融进了咸湿的海风。只知道自己已踏上回程,只知道刚刚经历一场闲逸美好的旅途,关于那个旅程,只知道,舞女还是那个漂亮的十四岁姑娘,时间、地点,一切都美得让人心醉。只知道,自己旅行的初因——令人窒息的忧郁,仿佛全部被洗净了,在那场旅行中,少年将特殊的好意付给了别人,也自然地接受了别人亲切的对待。这样说来,川端又像不经意地描绘了少年的一段成长。
川端只写:“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我猜不到少年是想记得还是想忘记,或许他是愿意就把它当做一场山雨,淅沥沥地落在身后,或许是我固执而真诚地希望,希望那少年愿意记得,这是多么美好纯净的一程啊。
现在我已不再怀揣那些看似顺当甜美的假设,不再假设他们之间的距离有任何消融,也不再为了舞女未出口的“再见”而感到遗憾。
毕竟,结局那个细小温润的不全之憾,成全了故事完完整整的美,填满了少年舞女落空的心房。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三)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就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主人公和舞女之间有着淡淡的爱慕之情,但故事并没有像一些爱情故事那样落入俗套。舞女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主人公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净化的洗涤。小说中所描写的环境点滴,也在衬托着主人公的心境。重叠的山峰,秋日的木叶,流浪艺人轻敲的鼓点,舞女可爱的裙裾,一切都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
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只是优美的情节和细致的语言,文章中给人们所表现的人物或景致,都有一种真实的美感,淡淡的一点一点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叫人领悟。
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主人公越来越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主人公也“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这一寻常的好意似乎渗透进他们的心田里”。于是他无意中听到了舞女薰子的赞扬:“是个好人啊!”真挚而坦率的赞扬,是舞女纯洁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心境变得明亮起来。
在与舞女分别后,主人公踏上新的旅途。在船上,当一个中学生看到他流泪,向他询问时,他很自然的回答了提问。“‘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凉寂寞中,我能体会到忧伤的心灵已经变得平静自然。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Word下载 wWw.TEaCHdB.COM
上一篇:莎士比亚作品英文读后感
下一篇:自驱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