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
拼音:shàn yǒu shàn bào
简拼:sysb
典故: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便好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若不降严霜,松柏不如蒿草。’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恶有恶报
同韵词:神清气茂、万金良药、仰天而笑、狼嚎鬼叫、尾大难掉、胡言乱道、回眸一笑、花容月貌、对症之药、各行其道、......
邂逅语:千日拜佛,一朝添丁
英文:goodnessnecessitatesasharingofitself<onegoodturndeservesanother>
造句:
◎ ……她的忙碌使她的母亲多少有些宽慰,晚饭时就劝女儿,说:"我看出你不像有病,是遇上事了,你不愿跟我说,我也不问,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有一件事我早想跟你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我一辈子就信奉一个善字,侍奉你哥哥我是为行善,行善是为你积德,让菩萨保佑你一生平安,行善不是不好,常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行善就会遇到人善人欺,欺你就忍着,能忍才能行善,咱孤儿寡母能忍就平安。"
◎ 对人的"内心黑暗"加以精细的追究,并且在冷静的观照之下又有相当的悲悯,从而使得小说的意义与传统小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天真浅陋的道德观点显得大异其趣。
◎ 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解释一: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举例一: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