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真理一产生总要被斥为异端邪说,而最终则受到盲目的崇拜,这就是真理常遇到的命运 - 托·赫胥黎

七步成章


拼音:qī bù chéng zhāng

简拼:qbcz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七步成诗、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同韵词:慈明无双、凿壁偷光、一尺寒光、佛是金装,人是衣装、腹热肠荒、随圆就方、倒海翻江、杖钺一方、浩浩汤汤、极寿无疆、......

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还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应声作诗

解释一: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出处一: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举例一:休道是七步成章。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

出处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举例二:休道是~。 ★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