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 - 德国

放龙入海


拼音:fàng lóng rù hǎi

简拼:flrh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放虎归山

押韵词:心摩意揣、问十道百、做好做歹、朝过夕改、衣不兼彩、祥云瑞彩、过则勿惮改、张灯挂彩、事半功百、说好嫌歹、......

解释一: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举例一:我们不能干放龙入海的事情。

解释二: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出处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