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
拼音:dàng qì huí cháng
简拼:dqhc
典故: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回肠荡气、感人肺腑
同韵词:鱼烂而亡、小丑跳梁、没屋架梁、虎贲中郎、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挑大梁、揭箧担囊、月落屋梁、小试锋芒、趾高气扬、......
歇后语:癞蛤蟆吃旋风
英文:heartrending
造句:◎ 那确是一首人体流动的诗,端庄、典雅的气质和复杂奥妙的构图所造成的境界,足令你荡气回肠,心灵就象被熨贴过那般舒畅,就象被拥入了辽阔的俄罗斯原野的怀抱。◎ 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从普通人的情感入手,将夫妻间婚姻的危情、三代人之间的亲情、战友间的豪情,及军民间的鱼水情谊演绎得峰回路转,荡气回肠。◎ 我已记不清到底听了多少遍,有时是整整一个下午或一个夜晚,当女低音荡气回肠的吟咏布满整个屋子时,我独自一人怎么也无法停止对往事的追忆,一年前与北大轻松的再见此时全化作离别的铭心刻骨,四年的恩恩怨怨竟变成最经咀嚼的美丽故事。
解释一: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一:感心动耳,回肠伤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
举例一: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人,令人~。
解释二: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二: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