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龙,风从虎
拼音:yún cóng lóng,fēng cóng hǔ
简拼:yclfc
典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周易·乾》
用法:作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风从虎,云从龙
押韵词:村箫社鼓、能文能武、周公吐哺、捱三顶五、进退触籓、知足不辱、朱雀玄武、朝钟暮鼓、块人独处、开山老祖、......
造句:
◎ 云从龙,风从虎,教育工作也应当适应造就人才的需要,对于从儿童启蒙到人才崛起的整个过程的规律,作一番认真的探讨。
解释一: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出处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周易·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