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和岁丰
拼音:shí hé suì fēng
简拼:shsf
典故: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诗经·小雅·华黍》孔颖达疏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称颂太平盛世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时和岁稔、时和年丰
同韵词:暴殒轻生、源清流清、眼中钉、一路福星、新淫之声、见经识经、计行言听、赢金一经、鱼烂土崩、险象环生、......
解释一:和:和平;岁:年成;丰:盛,多。时代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举例一:今时和岁丰,边鄙不耸,亦古之所谓小康者。宋·陈亮《廷对》
解释二: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二: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