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 萨卢斯特

俯仰无愧


拼音:fǔ yǎng wú kuì

简拼:fywk

典故:《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问心无愧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问心无愧

反义词:问心有愧

同韵词:以进为退、蜂腰削背、牵合傅会、论心定罪、耐人玩味、便僻侧媚、辁才小慧、高凤自秽、死记硬背、齿如齐贝、......

解释一: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举例一:如果不是品行学识都俯仰无愧的智者,便是或多或少不知道惭愧的骗子。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一

解释二:府仰:低头与抬头。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孟子·尽心上》洗鄙夫患失之风,增善类敢言之气,俯仰无愧,进退两高。宋·陆游《贺辛给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