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数怕长算 - 民谚

裹尸马革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简拼:gsmg

典故:《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用法:作宾语;指将士战死沙场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马革裹尸、马革盛尸

押韵词:心满意得、捷足先得、滴水成河、情投意和、一差两讹、风云开阖、如之奈何、迂回曲折、鹗心鹂舌、富贵他人合、......

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解释一: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出处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

举例一: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宋·陆游《陇头水》

出处二:

举例二: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宋·陆游《陇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