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流
拼音:tóng yuán yì liú
简拼:tyyl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同源异派
押韵词:版筑饭牛、软骨头、银样镴鎗头、亡羊得牛、夸毗以求、一身两头、解狐荐仇、银样蜡枪头、火上浇油、黄毛丫头、......
造句:
◎ 只有把这些重要内容弄清楚了,民族的同源异流和异源合流相互融合的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 (三)形成了同源异流、异源合流而又源流交错,各民族不断分化融合因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源远流长的血缘和亲缘关系。
解释一: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出处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
举例一:[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异流。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
出处二: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举例二:[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