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通,百窍通
拼音:yī qiào tōng,bǎi qiào tōng
简拼:yqtbq
典故: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感篆五中、药石无功、却之不恭、虱处裈中、参伍错综、闭目塞聪、名卿钜公、一代文宗、三折其肱、紧行无善踪、......
解释一:窍:孔。关键的一窍通了,百窍都通。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
举例一:他一窍通,百窍通,会得更觉容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出处二: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