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西去
拼音:dōng lái xī qù
简拼:dlxq
用法:作状语;用于人多的场合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同韵词:苦心积虑、谢庭兰玉、远图长虑、卖官鬻狱、患难相恤、彫章镂句、蝇粪点玉、千载难遇、遭逢会遇、断章摘句、......
解释一:从东边来的,往西边去的。形容人来人往,互不相识。
出处一: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阳减路尘。唐·李商隐《关门柳》
举例一:桥上做卖做买,东来西去的,挨挤不过。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三
解释二:指行人来来往往。
出处二: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