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简拼:lbmm
典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反义词:高枕无忧
押韵词:推聋做哑、飞觞走斝、不拘文法、就地正法、以众击寡、明罚敕法、先甲后甲、凌弱暴寡、片鳞残甲、胸中鳞甲、......
英文:get ready for fight
故事: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造句:
◎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军正厉兵秣马,杀向国统区,指日挥戈南下,解放大西南。
解释一: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举例一: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解释二: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二: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举例二: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