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人 - 民谚

房谋杜断


拼音:fáng móu dù duàn

简拼:fmdd

典故:《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天作之合

押韵词:风木叹、握铅抱椠、止于至善、直言切谏、履机乘变、磨穿铁砚、外内无患、言约理辨、出头椽儿先朽烂、疥癞之患、......

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解释一: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出处一: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举例一: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解释二: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出处二:

举例二: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