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 奥尔巴赫

人心不足蛇吞象


拼音: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简拼:rxbzs

典故:《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贪心不足

反义词:知足常乐

同韵词:像模像样、斤斤较量、逆流而上、引首以望、怪模怪样、多怀顾望、鲸波怒浪、尊无二上、东冲西撞、鲸波鳄浪、......

英文:a man whose heart is not content is like a snake which tries to swallow an elephant.

故事: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带回家精心饲养。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为富翁,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

造句:
◎ 人心不足蛇吞象,野心与理想都难实现,我只希望能具体而微,或只得其一部分,也已可以满足了。

解释一: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一: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战国楚·屈原《天问》

举例一:罗洪宪诗:“~,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出处二:

举例二: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