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惩恶
拼音:quàn shàn chéng è
简拼:qsce
典故:《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惩罚坏人,勉励好人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劝善戒恶
同韵词:奴颜婢色、百年大业、金精玉液、乍毛变色、词无枝叶、一时三刻、丰功伟业、寓教于乐、恫疑虚喝、衣冠礼乐、......
日文:勧善懲悪(かんぜんちょうあく)
解释一: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一:《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左传·成公四十年》
举例一:其于~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明·赵弼《效颦集后序》)
出处二:
举例二:其于劝善惩恶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明·赵弼《效颦集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