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奸擿伏
拼音:qín jiān tī fú
简拼:qjtf
典故:《太平广记》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卷一七一引《纪闻·苏无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惩治坏人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褒义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擒奸摘伏
押韵词:焚书坑儒、翻然改图、滋蔓难图、顺时随俗、心满原足、挥洒自如、乌舅金奴、被发跣足、糊里糊涂、昏愦胡涂、......
英文:arrestandexposeevildoers
解释一: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举例一:擒奸擿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续古文苑·无名氏〈唐莫州唐兴军都虞候兼押衙试鸿胪卿郑府君墓志铭〉》
解释二:擿:揭发。捉拿暴露的坏人,揭发隐伏的歹徒。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