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刺在躬
拼音:máng cì zài gōng
简拼:mczg
典故: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
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感知动词后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芒刺在身
同韵词:如坠五里雾中、闭目塞聪、极恶穷凶、道西说东、取诸宫中、令名不终、指水盟松、浮迹浪踪、尊中酒不空、俭薄不充、......
解释一: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处二: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