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 - 德国

西山饿夫


拼音:xī shān è fū

简拼:xsef

典故:之遴尝闻夷、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土,名岂施于后世。《梁书·刘显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累累如珠、蜂合豕突、杜门不出、闭门读书、南面称孤、石泐海枯、涸辙之枯、然荻读书、洋相百出、比屋可诛、......

故事: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最后饿死在山中

解释一: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用“西山饿夫”指伯夷、叔齐。

举例一:不然,则东国绌臣、西山饿夫,微仲尼,何伤为展季、伯夷矣。唐·刘轲《重与刘宾虞书》

出处二:之遴尝闻夷、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国黜土,名岂施于后世。《梁书·刘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