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深望重
拼音:dé shēn wàng zhòng
简拼:dswz
典故: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褒义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德高望重
押韵词:雕甍画栋、因势而动、死胡同、休戚与共、食指大动、剥肤之痛、按甲不动、七穿八洞、上下浮动、一举一动、......
解释一: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出处二: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