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书空
拼音:yīn hào shū kōng
简拼:yhsk
典故: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项领之功、赏不当功、樽俎折冲、大显神通、水楔不通、来无影,去无踪、文抄公、来去匆匆、平平庸庸、微妙玄通、......
故事: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解释一: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举例一: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坐客别去者,皆作殷浩书空,谓咄咄怪事无有过此者矣。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墙壁》
出处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举例二: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坐客别去者,皆作~,谓咄咄怪事无有过此者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