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卓绝
拼音:jiān kǔ zhuó jué
简拼:jkzj
典故:德行卓绝,海内无偶。《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宋史·邵雍传》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艰苦卓绝
反义词:轻逸无论
押韵词:繁音促节、狡兔三穴、竭忠尽节、连战皆捷、虎符龙节、不拘小节、高才硕学、殊功劲节、招蜂引蝶、发无不捷、......
英文:showing the utmost fortitude
日文:刻苦卓絶(こっくたくぜつ)
造句:◎ 又据不才观而察之,40岁左右年轻人,洞察世事,大度能容,坚苦卓绝,所在多有。
解释一: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举例一: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
解释二:坚苦:坚忍刻苦;卓绝:超过一般。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二:德行卓绝,海内无偶。《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宋史·邵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