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籍异财
拼音:bié jí yì cái
简拼:bjyc
典故:《唐律·户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兄弟、父子等分家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别籍异居、别财异居
押韵词:时无再来、章往考来、有生以来、虚室生白、悬圃蓬莱、放羊拾柴、春去秋来、一穷二白、宽大为怀、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一: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出处一: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唐律·户婚》
举例一:诏川陕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者,论死。 ★《宋史·太祖纪二》
出处二:
举例二:诏川陕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宋史·太祖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