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学书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简拼:lcxs
典故:《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号葱葱不暇草书。”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同韵词:二龙戏珠、染翰操觚、强盗挂念珠、清道夫、含含糊糊、鱼贯而出、探玄珠、世路荣枯、韫椟藏珠、溃冒冲突、......
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大水缸边练习写字
解释一: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一: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后汉书·张芝传》
举例一: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明·张岱《家传》
解释二: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