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阑珊
拼音:chūn yì lán shān
简拼:cyls
典故: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描写春天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春事阑珊
同韵词:远至迩安、杯酒言欢、有子存焉、濯缨弹冠、鸡犬升天、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矢石之间、不凉不酸、宁折不弯、循环无端、......
英文:Springisonthewane.
解释一: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一: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南唐·李煜《浪淘沙》
举例一: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
出处二: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