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罚臧否
拼音:zhì fá zāng pǐ
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押韵词:赞不绝口、至交契友、绳枢瓮牖、悬羊卖狗、如出一口、金印如斗、聱牙戟口、山高路陡、如左右手、只鸡斗酒、......
语文教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初中五册·课文·24
解释一:赏罚褒贬。
举例一:郡邑守令仰望风采,~,在其一言。 ★章炳麟《革命道德论》
出处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举例二: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章炳麟《革命道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