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走鹘落 拼音:tù zǒu hú luò 简拼:tzhl 典故: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 用法:作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兔起鹘落 押韵词:迷迷惑惑、不测之祸、迷离扑朔、负刍之祸、狂风大作、阴刻乐祸、得过且过、山长水阔、击排冒没、不通文墨、...... 解释一: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见“兔起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