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面失色 拼音:yǎn miàn shī sè 简拼:ymss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同韵词:倡条冶叶、声势显赫、劝善黜恶、顺美匡恶、高深莫测、面红耳热、勿念旧恶、迁善黜恶、餐霞饮液、神秘莫测、...... 解释一:遮着脸面,变了颜色。形容惊慌害怕。 出处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