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扰
拼音:yōng rén zì rǎo
简拼:yrzr
典故:《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杞人忧天、替古人担忧
反义词:聊以自慰
押韵词:摇摇欲倒、两面讨好、不二之老、浮皮潦草、青山不老、丢风撒脚、望梅阁老、做歉做好、露出马脚、恨如芳草、......
歇后语:天下本无事
灯谜面:杞人忧天
英文:worry about troubles of one's own imagining
日文:から騒(さわ)ぎをする,いらない心配(しんぱい)をする
德文:derNarrmachtvielAufhebensumnichts<sichunnǒtigeSorgenmachen>
故事: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造句:
◎ 如果解释不清,遇到疑心重的女人,也许这就是把柄,这就是证据,而且她会想得很多很远,到头来,"战火"自然会燃起来,有些事又想不通,这样"庸人自扰",到头来会引发过激行为,要么残忍地伤害丈夫,要么悲观地伤害自己。
◎ 可是喜喜姥爷对喜喜妈的哭诉却很不以为然,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解释一: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出处一: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新唐书·陆象先传》
举例一: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庸人自扰。”华而实《汉衣冠》三
解释二: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