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 - 前汉书

梁上君子


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

简拼:lsjz

典故:《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反义词:正人君子

押韵词:回生起死、朱口皓齿、目指气使、不到黄河心不死、恋生恶死、抱怨雪耻、下车伊始、何至于此、谘经诹史、目无三尺、......

灯谜面:盗贼;齐王;竹桥

英文:thief

日文:泥棒(どろぼう),盗人(ぬすびと)

故事: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实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陈实给钱放他回

造句:
◎ 知道什么人夜里会从房上下来吗?梁上君子,贼!可是当吴三爷爷扒着西院的院门往里面张望的时候,你猜吴三爷爷看见了什么?第二天一早,吴三爷爷就跑到正院来,迎着正要去洋行上班的我爷爷兴高采烈地说道:"老祖宗,恭喜啦,府上的日月是愈来愈发旺了。"

解释一: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举例一:邑西某乙,故~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

解释二: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出处二: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后汉书·陈寔传》

举例二: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