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忘死
拼音:shě shēng wàng sǐ
简拼:ssws
典故: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奋不顾身
反义词:贪生怕死
同韵词:含垢忍耻、撒丫子、量才器使、逆知所始、先意希旨、绳枢之子、碰钉子、二三君子、孀妻弱子、草头天子、......
英文:disregard one's own safety < risk one's life>
德文:KopfundKragenriskieren
故事: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造句:
◎ 广大指战员舍生忘死、顽强拚搏,连续奋战8个多小时,抢救遇险群众800多人,转移和打捞一大批物资,堤内三村1,000多人无一伤亡。
◎ 一个在前线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曾经面临生与死的选择,血与火的考验。
◎ “更使我痛心的还是我们的政治委员,他叫周向荣,他是了解我的,我是怎么样舍生忘死地进行战斗,他最清楚,可是,此时,他却站在特派员一边,颇有点翻脸不认人的味道。
◎ 四六年青龙湾大罢工,他舍生忘死,下河去救过工人的孩子。
◎ 这次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半大孩子,他们都是张秀珍舍生忘死从铁轨上救下来的。
◎ 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
解释一: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一: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
举例一: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
出处二: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