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人 - 民谚

自有公论


拼音:zì yǒu gōng lùn

简拼:zygl

典故: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同韵词:水陆并进、油干灯草尽、军不血刃、赤膊上阵、日远日疏,日亲日近、鹰犬之任、消愁释闷、一言之信、仓皇退遁、飘樊落溷、......

故事: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到了都城,中书令庾亮问他四个好友是谁?王说是庾凯、王夷甫、阿平、胡毋彦国,其中阿平最差。庾亮又问哪个最好,王敦说自然有人,庾亮要他说名字,王敦说自有公论。左右人暗中踩庾亮脚,这才没往下说

解释一: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举例一:虽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出处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举例二:虽然是非曲直,~;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