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 宋·苏轼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

简拼:bzzcz

典故:《文选·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用法:作分句、宾语;指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押韵词:愁肠百结、焚巢荡穴、冤仇可解不可结、凤友鸾谐、玉清冰洁、眼不交睫、乱蝶狂蜂、土埋半截、清风峻节、生死永别、......

英文:Acentipededoesnottoppleoverevenwhendead.

解释一: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文选·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