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涂炭
拼音:lí shù tú tàn
简拼:lstt
典故:《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生灵涂炭
押韵词:章决句断、移船就岸、达权知变、积非习贯、独出己见、方方面面、天怒人怨、活龙鲜健、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汤去三面、......
英文:[formal] in misery
解释一: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举例一: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庶涂炭。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九十四
解释二: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出处二:黎庶涂炭,靡所控告。《晋书·刘元海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