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 - 德国

毛发倒竖


拼音:máo fà dào shù

简拼:mfds

典故: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毛发皆竖

押韵词:功名利禄、心如槁木、饥肠辘辘、舆榇自缚、羊枣昌歜、宽仁大度、奋身不顾、怨气满腹、晚节末路、别无长物、......

解释一: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举例一:看那月色时,也淡淡的,不似先前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解释二:形容愤怒的样子。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