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 - 德国

寻根究底


拼音:xún gēn jiū dǐ

简拼:xgjd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寻本挖源、寻踪觅迹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押韵词:丝纷栉比、偷鸡不着蚀把米、一悲一喜、日行千里、如弃敝屣、人才济济、簸扬糠秕、一言穷理、贯颐备戟、无伤大体、......

灯谜面:九寸

英文:inquire deeply into

故事:刘姥姥到大观园里走亲戚,贾母与凤姐留她住几天,他们大摆酒宴,让刘姥姥讲一些乡下的奇闻趣事。刘姥姥则信口开合讲一个茗玉小姐17岁死后成仙,地方人们为她建庙。宝玉听了想寻根究底弄个明白,打发家人茗烟去村上核实

造句:
◎ 自从对心理学发生了兴趣以后,对于自己所做的梦,总喜欢拿来分析一下,寻根究底,多数的时候总算把梦的来源找了出来,使自己的心中“如释重负”
◎ 其实,"×姓血脉"的观念,是经不住寻根究底的科学分析的。
◎ (怀旧之感)你看,她的脾气,不是跟你年青的时候完全一样吗?你做学生的时候,不是为了一门代数,几晚上不睡觉,后来弄出了一场病吗?她也是一样,什么事都要寻根究底的!
◎ 既要对一个一个问题探幽索微、寻根究底,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依存、因果、递进、交叉和对立关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精髓。

语文教学:只有一班闲人们却还要寻根究底的去探阿Q的底细。鲁迅《阿Q正传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高中五册·课文·9

解释一: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举例一: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

出处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