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宋·陈亮

好高骛远


拼音:hào gāo wù yuǎn

简拼:hgwy

典故:《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同韵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长说短、才人行短、过桥抽板、不知深浅、截长补短、喜眉笑眼、分家析产、因循敷衍、杏腮桃脸、......

歇后语:登上泰山想升天;天文台上的望远镜

邂逅语:登上泰山想升天

灯谜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英文:aim too high

日文:(実際に即しない)高遠な目標(もくひょう)のみを追求(ついきゅう)したがる

法文:visertrophaut<prétentieux>

德文:indieFernestreben<allzuhoheZieleanstreben>

俄文:брáтьсязанепосильноедéло

造句:
◎ 象木公的《偷杏儿》、《值日》,郑青松、胡建中合写的《猴儿吃鸭子》,吕继尧的《三大特点》,王光辉的《课堂上》,崔道怡的《学时事》,刘厚明的《图省事》,果青的《自由锻炼》等,对小朋友平时学习不努力,好高骛远,从兴趣出发,偏重偏废,不关心时事,考试临阵磨枪,粗心大意,不讲卫生,不爱劳动,不好好锻炼身体等方面进行了善意的讽刺和嘲笑,让孩子们在一片爽朗的笑声中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 )好高骛远是要不得的。
◎ 但这个时期的成就动机还会带有不少浪漫色彩,常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家长这个时期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 他们好谈理想,爱讲志愿,但是幻想多,好高骛远,感情比较脆弱,有了成绩就容易骄傲,碰到困难就容易泄气,爱虚荣,爱面子,刻苦精神差。

解释一: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一: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

举例一: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

出处二:

举例二: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