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不言
拼音:jiān kǒu bù yán
简拼:jkby
典故:《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沉默不语
结构:补充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缄口无言
反义词:口若悬河
同韵词:复餗偾辕、地北天南、有本有源、道远知骥,世伪知贤、不以为然、骨肉团圞、要言不繁、倒凤颠鸾、九九归原、捰袖揎拳、......
英文:dummy up
造句:
◎ 倘若一遇意见分歧,马上就缄口不言,这样,通过交谈解决问题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就这次交谈来说,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 干部们并非熟视无睹,更多的人只能缄口不言,想言而不敢言。
解释一: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一: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明史·何遵传》
举例一: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
解释二: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二:
举例二: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缄口不言,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