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灭亡
拼音:zì qǔ miè wáng
简拼:zqmw
典故:《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指自己找死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自投罗网、作法自毙、玩火自焚
反义词:置人死地
押韵词:秋收东藏、胜负兵家之常、擢发抽肠、虎贲中郎、相倚为强、独守空房、出没无常、来日正长、鹏路翱翔、中山狼、......
歇后语:灯蛾扑火;小丑跳梁
灯谜面:饮酒止渴;飞蛾扑火
英文:cut one's throat
日文:みずから滅亡(めつぼう)を招(まね)く
法文:alleraudevantdesapropreruine
德文:seineneigenenUntergangheraufbeschwǒren
造句:
◎ 有次一个小孩喊的是:鬼子偷地雷啦!那摊主猝不及防,习惯性的一踹,砰!稀里糊涂当了渡边,自取灭亡。
◎ 照第二个办法,张、杨深知离开西北,离开红军,张、杨两部也离开,那是自投陷阱,自取灭亡,必做十九路军和方振武第二。
◎ 走是不可能了,此时走,无疑自取灭亡.
解释一:自己找死。
出处一:沉水入火,自取灭亡。《阴符经》卷下
举例一:飞蛾扑火,~。
解释二: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出处二:
举例二:倭兵犯顺,自取灭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