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是一种不知不觉加剧的流行病,但却很少有致命的危险 - 沃尔特·白哲特

临危不顾


拼音:lín wēi bù gù

简拼:lwbg

典故:《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结构:连动式

年代:古代

词性:褒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临危不惧、临难不顾

同韵词:明修暗度、精神满腹、白色恐怖、鞭长不及马腹、禁中颇牧、亦趋亦步、林寒洞肃、踏破铁鞋无觅处、东门逐兔、木心石腹、......

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解释一: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一: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

举例一: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周书·赵善传论》

出处二:

举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