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 毛泽东

曾参杀人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简拼:zssr

典故:《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流言可畏

同韵词:龙虎风云、王司敬民、反正还淳、祸福无门、浩气长存、开后门、穷猿奔林、虎啸龙吟、过化存神、直谅多闻、......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解释一: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一: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战国策·秦策二》

举例一:这冤怎申,硬叠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出处二:

举例二: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