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国殃民
拼音:rǔ guó yāng mín
简拼:rgym
典故:《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辱国殄民
同韵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七纵七擒、威凤祥麟、得兽失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咄咄逼人、眢井瞽人、看破红尘、较武论文、驾雾腾云、......
解释一: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举例一: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 ★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出处二: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举例二: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辱国殃民。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