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善断
拼音:hào móu shàn duàn
简拼:hmsd
典故: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勤于思考,并善于作出判断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多谋善断
反义词:好谋无断
同韵词:一夕三叹、怀铅握椠、人离乡贱、睚眦之怨、杀家纾难、弩下逃箭、始终一贯、龙多乃旱、终始一贯、说千说万、......
故事: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解释一: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出处一:畴咨俊茂,好谋善断。晋·陆机《辨亡论》上
解释二: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出处二: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