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宋·陈亮

无所畏惧


拼音:wú suǒ wèi jù

简拼:wswj

典故: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魏书·董绍传》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动宾式

年代:古代

词性:褒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无私无畏、所向无敌

反义词:谨小慎微、胆小如鼠

同韵词:如花似玉、长才短驭、雷同一律、沈谋研虑、不畏强御、不足为虑、百年难遇、万条寒玉、春秋积序、井井有序、......

灯谜面:露宿害怕

英文:fearless

日文:何ものをも恐れない

德文:sichvornichtsfürchten<furchtlossein>

故事:南北朝时期,北魏发生内乱,董绍上书希望能统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将叛军消灭,肃宗看了奏折问太监徐绍巴人是否瞎眼,徐绍对肃宗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非常骁勇凶悍,见了敌人无所畏惧,奋勇杀敌。肃宗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平叛

造句:
◎ 瘦弱如我的邓君,在今夜,睡在少了一床棉被作褥子的吊铺的木板上,是会觉着不舒服的吧?他若想到一个生了病的旅人,今夜会对于风雨寒冷无所畏惧,也会傲然微笑的吧?
◎ 她笔下的花木兰、洪宣娇、秋瑾等形象,英姿飒爽,无所畏惧,倾注了画家对历史女英雄的歌颂、敬仰之情。
◎ 同时,在令美军士兵心惊肉跳的铜喇叭声中,中国士兵无所畏惧地冲上来与美军搏斗。
◎ 他已是年过花甲之人,他想的是如何在晚年真正为老百姓做点事,以不负人民的养育之恩!他决心舍去一切,无所畏惧地为受害的百姓打这场官司,而把个人受害的官司扔到一边。
◎ 有你,亲爱的妈妈,我应该无所畏惧了!
◎ 但是,他们无所畏惧,与风雪严寒搏斗了两个多小时,追了八里多路,终于发现了人影。

语文教学:这时的旅鼠不再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位梦华《旅鼠之谜》初中四册·课文·13

解释一: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举例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的。

解释二: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举例二: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