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有应得
拼音:zuì yǒu yīng dé
简拼:zyyd
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紧缩式
年代:近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讨苦吃
反义词:罚不当罪
同韵词:莫可奈何、内峻外和、三豕渡河、蹈袭复辙、表里山河、玉楼金阁、没可奈何、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悲欢离合、志同气合、......
邂逅语:秦桧跪岳飞
灯谜面:活该
英文:culpable of punishment
日文:当然(とうぜん)罰(ばっ)せられるべきである
法文:recevoirunchǎtimentmérité<mériterd<êtrepuni>
德文:dieverdienteStrafebekommen
造句:◎ 刘玉胜在鲁西曾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杀了他也不冤,是其罪有应得,但是宽大他对于开辟这里的工作更为有利。◎ 由于AIDS/HIV以往的不良行为而认为他们是"人渣",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这能对观众产生两种观赏兴趣:一是罪犯们鲜血淋漓的暴力场面能在感官上受到强烈刺激,观众借用银幕上的动作画面补偿自己不能亲临其境亲身体验的缺憾;二是罪犯们终于伏法,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在观众的心目中产生一种自身的安全感。◎ 一面拍电叫其在拿破里之姨母前来,一面叫旅馆代理丧事,此时心儿碎了,梦也做够了,生趣亦减轻了!但我享尽了一切幸福,作了不少恶,害了不少人,亦甘受上帝裁判了,况罪有应得。
解释一: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一: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举例一: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
解释二: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