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
拼音:běn lái miàn mù
简拼:blmm
典故: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庐山真面目、真相大白
反义词:涂脂抹粉、乔装打扮
同韵词:规行矩步、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生息蕃庶、无孔不入、丹心如故、自立门户、烟霞沉痼、折鼎复餗、适时应务、向上一路、......
灯谜面:化装之前
英文: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日文:本来面目
德文:daswahreGesicht
故事:佛教禅宗六代世祖慧能从小听人念诵佛经,心中有所觉悟,就到黄梅县东禅寺投奔禅宗五世弘忍大师学习佛法,被秘密授与祖师衣钵,连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讲佛法。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造句:
◎ 戴氏毕竟是一位史学家,他以一己之命寄托在天下之命上,可谓还其史家的本来面目。
◎ 由于对文件作了系统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党中央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做,正是为了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
◎ 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先生,1984年在《什么是考古学》文中说,考古学和利用文献记载进行研究的狭义历史学不同,研究的对象只是物质的遗存,但两者同以恢复人类历史的本来面目为目标,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 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给以恰当的说明,这怎么能说"贬低了民主的意义"呢?我们把民主作为手段来看待,并不轻视民主,相反,我们是十分重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
◎ 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
◎ 我们考据这些材料是为了证明我们无产阶级的真理,证明历史的真理,找出历史的本来面目,找出历史的发展规律。
◎ 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不能真实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 鲁迅为曹操"翻案",为被诬蔑、咒骂的法家翻案,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 直到"举鼎"之后,徐策看他已长大成人,勇武过人,已具备了为父报仇的条件,便借着让他观看薛家历代真容,启发他为父报仇的意志,直到这时,徐忠才不是徐忠,恢复了薛蛟的本来面目,时间的"跳越"才得以"名符其实"地最后完成。
◎ 因此显然不是表现古人才能运用已有行当,表现古人才需要夸张和虚拟动作,也不是表现今人则不能运用行当,更不是只用生活的本来面目才是"真实"的。
◎ 如果说在从前的时代里,人们只能以那样怪诞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的心思,而在人民的时代来临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许许多多的文字档案,各种各样的回忆录,却使得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 铁木真见她很美,有意收她作后房,笑着说道:"那么就让你看看我这只巨鹰的本来面目吧!"
◎ 热心探索宇宙秘密的何高川教授,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设法查明神秘的"法埃顿"古星的本来面目。
◎ 早在一七0三年他就发现,有好几种昆虫,当它们遇到无水、无食物的环境时,会本能地把全身的水分脱光,缩成一团,完全改变了它们本来面目。
◎ 尽管该书没有直接地、有意识地做再现实践唯物主义的工作,但它在探索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本来面目的工作中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因而称得上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的重要的部分。
◎ 契诃夫强调,现实主义必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 日本民俗学家后藤兴善先生说:"在民俗学上,决不否定文献记录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要把文化较低的,落后的庶民的实际生活作为研究的第一位资料,要把采集这些资料作为民俗学的第一步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到民俗学的本来面目。"
◎ 故一切的分类,如纲、目、科、属、种等概念,都属人为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生物界的本来面目。
语文教学: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西蒙诺夫《焟烛》初中三册·课文·3
解释一: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出处一: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诗
举例一: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解释二: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出处二: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举例二: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