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纸余墨
拼音:duàn zhǐ yú mò
简拼:dzym
典故: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余墨,人传宝之。宋·赵舍《宣和画谱·行书六·詹鸾》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残存的文稿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同韵词:和衣而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阴阳交错、箕裘颓堕、谈噱自若、不知所措、抑暴扶弱、元龙高卧、一错百错、正襟危坐、......
解释一:断、馀:残存的。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举例一:古代的断纸余墨真迹现在可价值连城
出处二: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余墨,人传宝之。宋·赵舍《宣和画谱·行书六·詹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