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瓦不留
拼音:piàn wǎ bù liú
简拼:pwbl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战争或灾难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片瓦不存、片瓦无存
押韵词:危亡关头、运筹演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黄毛丫头、大限临头、群起效尤、道不同,不相为谋、集腋成裘、玉惨花愁、阶下囚、......
解释一:形容房屋全部毁坏。同“片瓦无存”。
出处一: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宋史·钱若水传》
举例一:臣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臣向他索取几回,荣禄立誓不肯借用。蔡东蕃《清史演义》第八十九回
出处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